马硕山:我画瓷的点滴思考

2023-06-05 12:23:16 来源:私享艺术

马硕山


(资料图)

现为中国国家博物馆书画院研究员 专职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画学会理事,中国书画杂志画院花鸟画创作委员会执行主任。

秋塘过雨(笔筒)高温色釉22cmx18cm-2021年

荷(茶台)高温釉料17cmx62cm 2020年

尊工尚艺

——我画瓷的点滴思考

文/马硕山

瓷画通常被归类为工艺美术的范畴,在历史上留下了许多艺术珍品。任何一种艺术都有它自身的规律,我认为工、艺是应该分开来理解的。就画瓷而言:工,在这里可以指器物的形状、质地、材料等;艺,是在工的基础上再加以装饰使其更加完美。因而,工和艺同等重要,工实际上也包涵了艺的成分,比如同样一件器型,有人做的口、肩、腰、足比例准确,符合审美标准,而若违背艺术规律,做出的不标准,就缺乏美感。所谓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所以说,艺要尊重工(单指瓷画),在工的基础上使器物更加完美。标准的坯胎器型不用装饰也很有美感,过多的装饰反而破坏了这种美感,好的器型就像一个身材窈窕的裸女,你要给她配置适合的服饰,她才能更加光彩照人。这就要考验我们对艺的想象与智慧,倘若艺不能及,就会破坏器物本身的美丽形象,这就是我讲的尊重。

幽兰(大宝瓶)59cmx26cm 2020年

十几年前,我初到景德镇,看到各个窑口的各种器型,很是兴奋,于是“撸起袖子”甩开笔头,连写带画,不亦乐乎。待到开窑的那一刻,心里凉了!除有个别还“可以”之外,大都没有达到理想的水平。冷静思考过后,究其原因还是在于没有做到尊重“工艺”规律。画家往往习惯在宣纸上运笔施墨,驾轻就熟,但对在瓷上用料施釉却知之甚少,虽然用料与用墨有相通的道理,但还是各有其招,不能一概而论,我通过向窑工师傅们虚心请教并反复实践,才逐渐掌握了一些门道。

最后的烧制也是一个关键,瓷器在一千三百多摄氏度的高温下烧制,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即便经验、技术相对都能较好把控,也不一定就能烧出好的作品,这里也有运气的成分,好的瓷画作品是工与艺的结合,是泥与火纠缠砺炼的最终呈现,这也正是瓷画艺术的魅力所在。

荷(镶器)高温釉 料 36cmx28cm 2020年

纵观瓷上绘画的历史,文人画家介入瓷艺中的案例并不是很多,所以就瓷画艺术而言,工多,艺少,这主要是文人画家对匠作的轻视和不屑造成的。瓷上绘画的复杂性和难度是客观存在的,它没有宣纸水墨来得痛快、洒脱和直接,也缺乏宣泄情绪的快感,它是借器、色、釉、火在高温窑变条件下产生的艺术,存在一定的偶然性,好的窑变往往会让作品产生意想不到艺术效果。当然,瓷画作品的艺术魅力,不能只看窑变、发色,要体现画家诗、书、画三位一体的艺术素养。作品要具备传统绘画的基本功和自然质朴的生活感受,不能只拿几个传统“样式”搬来搬去,没有好的艺术思想和构思,再好的发色也难掩画面的苍白。

我认为,当代的瓷上绘画应当和中国画传统文脉连接起来,要表现自然之美,表达人的生命感受,在深入研究工艺的同时,将传统笔墨规范、审美情趣,以及文人画的艺术思想、精神追求体现在瓷器上。我想,只有这样,瓷上绘画才更具有活力和不朽的生命力。

菊(梅瓶)55cmx18cm-2016年

松荫封侯(尊)青花色料 45cmx23cm 2021年

新绿(短颈瓶)高温釉 料 47cmx21cm 2021年

秋雨(梅瓶)高温釉 料 47cmx23cm 2021年

空山(福筒)高温釉 料 45cmx21cm 2021年

大化养人风(罐)45x43cm 2023年

明德(笔筒)26x23cm 2023年

关键词:
分享:
x 广告
x 广告

Copyright   2015-2022 魔方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2018928号-48   联系邮箱:315 54 11 85 @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