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国考古新发现”揭晓:了解过去,走向走来

2023-02-23 13:12:18 来源:教育快播网

文 丨 静子

2月22日,备受瞩目的“2022年中国考古新发现”在京揭晓。

图源新华社。


(资料图)

其中,湖北十堰市学堂梁子旧石器时代遗址、甘肃庆阳市南佐新石器时代遗址、河南安阳市殷墟商王陵区及周边遗存等六大遗址发掘研究项目入选,时代跨度从旧石器时代到宋元时期。

“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讲述“何以中国”的奥秘,唯有叩开历史的古老大门。

而考古工作,正是展示和构建中华民族历史、中华文明瑰宝的重要一环。从这个意义上看,定期公布“中国考古新发现”,以考古成果来建构百万年的人类起源史和上万年的人类史前文明史,以考古工作来参考、印证、丰富、完善有文字记载以后的文明史,无疑是让古老文明的智慧照鉴未来的绝佳方式,当行而不辍、薪火相传。

方寸之间,一览千年。“一片甲骨惊天下”之殷墟遗址、“中华文明五千年实证”之南佐遗址……灿若星辰的文物资源讲述着华夏儿女“从哪里来”,于潜移默化中厚植我们的文化底气、塑造我们的文化自信。

同样,这些文物资源也指引着华夏儿女“到哪里去”,其所规定的汉字结构、所体现的思想观念等,深刻影响着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释放着中华文明的独特魅力。

从正式启动“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到出台《“十四五”文物保护和科技创新规划》,再到编制《“十四五”考古工作专项规划》,我国的考古工作定位更加清晰、目标任务更加明确,取得的重要成果也越来越丰硕。

此外还要看到,历史文化遗产不仅属于我们,也属于子孙后代。站在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高度,我们更应厘清文明脉络、护好文明根脉,如此才能无愧于历史、无愧于子孙。

考古队员展示提取离土的头骨化石(资料照片)。图源新华社

如果说考古工作是打开历史之门的钥匙,那掌握钥匙的重要人物则是考古工作者。

面对被岁月尘封、被枯草掩盖的遗迹遗址,广大考古工作者风餐露宿、青灯黄卷,展现了深厚的爱国情怀、坚定的学术志向、顽强的工作作风,令人肃然起敬。

比如,殷墟作为目前中国考古发掘时间最长、次数最多、面积最大的古代都城遗址,其所有的发现与进展离不开一代代考古人九十多年如一日的皓首穷经、埋头苦干。

正因此,为了让揭示“何以中国”的工作后继有人,有必要提升考古工作人员的待遇,以看得见的切实举措提升我国的考古能力建设。

中国考古新发现带我们触摸历史脉搏、还原历史真相,助推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日益走进人民群众心中。

从历史之中看见来时的路,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更加强烈、前行的脚步亦更加铿锵。

【作者】 孙文静

南方评论

分享:
x 广告
x 广告

Copyright   2015-2022 魔方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2018928号-48   联系邮箱:315 54 11 85 @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