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代考古人的成长故事

2022-11-06 15:55:45 来源:教育联播网

英德岩山寨遗址。

中大考古师生在英德岩山寨遗址合影。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金志伟(左)和周繁文在发掘现场给学生示范遗址清理工作。

广州横岭遗址出土的高温印纹陶器。资料图片

石峡遗址出土陶三足盘。

资料图片

今年夏天,清远英德青塘镇上迎来了中山大学考古专业的20多名学生,他们跟随考古队在岩山寨遗址进行长达半年的田野实习。

去年,英德岩山寨遗址入选国家文物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是岭南迄今发现规模最大的新石器时代至夏商时期中心聚落遗址。截至目前,遗址出土包括陶器、石器、玉器、青铜器、人骨及植物遗存等各类文物标本2000余件,其考古成果为研究岭南地区文明起源阶段诸多问题提供了极为重要的新材料。

近日,南方日报记者深入遗址发掘现场,寻访三代考古师生以及考古学家,请他们揭开遗址背后的考古发掘故事,揭开岭南文明起源阶段历史图景。

●统筹李培毕嘉琪南方日报记者黄堃媛摄影仇敏业姚志豪(除署名外)

1“70后”教师因田野实习爱上考古

7月下旬,气温逼近40℃。岩山寨遗址四周没有高山树林遮蔽,火辣的太阳炙烤着本就干燥的地面,学生们蹲在各自负责的探方里,一遍遍地刮面、画线,如果没有帐篷掩盖,衣服很快就会湿透。

金志伟穿梭在不同的探方中间,挨个查看学生发掘的情况,随时纠错和示范。这名来自内蒙古的老师有着标志性的装扮——1.9米的个子,黝黑的肤色,为了防止汗水淌下,他总是在额头上套一个黑色发带,乍一看很像动漫里的热血人物。

“中大考古学子都是久闻‘金老师’大名的,我们那一届就偷偷叫他‘魔鬼教练’,因为他严格要求我们在工地上能站不蹲,能蹲不坐。”中大人类学系副主任、2004届毕业生周繁文回忆。

教了20多年考古,金志伟也数不清这是他第几次带学生实习了,却依然乐此不疲。这种下田野带来的兴奋,源自于他上学时的考古实习。

1992年,他还在北大读书,跟着老师去河南邓州的八里岗遗址进行毕业考古实习。在清理灰坑遗迹的时候,因为灰坑壁上挂有土,贴着壁挖会把壁挖坏,所以金志伟学着用手铲、小锄头等工具沿着方向去敲,让土自然脱落下来。蹲在2米多深的探方里,他常常工作到忘记时间。

业内流传着这么一句话:如果学考古,那么田野实习就是一道分水岭,有的人会因此离开这一行,有的人会爱上这一行。金志伟就是后者,几次田野考古之后,他开始沉迷其中。

1996年,金志伟从北大硕士毕业,进入中山大学任教。除了给学生上《考古学导论》等课程,只要有机会他就会带学生去田野实践。从河南、内蒙古到贵州、重庆、广东……金志伟带着学生几乎跑了个遍。

不管是在学校还是工地上,学生们都喜欢听他讲课,因为他不按稿子讲,往往上来就抛出几个话题,不断地发散讨论。他也爱看很“潮”的网络小说,偶尔看到和历史相关的、好玩的都会推荐给学生。学生也常常给他做表情包,在微信上转发。

“我完全不介意这些,干考古的人必须要有这种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不然就没法把挖到的文物遗存复原成历史生活。”金志伟说。

这些年,他注意到,有越来越多的孩子主动报考考古专业。“考古学是非常有趣的,因为它充满了想象力,需要你的身体和思想不断穿梭在时空当中,往返于城乡之间,这点很吸引人。”

他常说,考古就是生活,生活就是考古。考古学是通过实物遗存来研究古代人类,同样也可以用实物来观察我们当代社会,这就是他希望教给学生的考古学视角,让更多年轻人理解这个学科的魅力。

2寻找历史碎片的“80后”高考状元

周繁文在2000年进入中大。作为当年深圳高考的语文状元,她的选择曾让周围的人不解。本可以去北大学中文,偏偏她喜爱历史,一早就笃定了要学考古的决心。

那一年,北大考古在广东没有招生名额,她便毅然在第一志愿填报了中山大学的考古学专业。

“我在考古和中文之间纠结过,我喜欢写作,但后来又觉得我很难拥有丰富的人生经历来支撑文学创作,不如学一个能真实触摸到古人经历的学科。”

周繁文长得娇小白净,有着一张娃娃脸,玩得好的朋友都曾经担心她去干考古的话风吹日晒,会很辛苦。为了确认自己的心意,大一那年她就请求老师带她下田野。

2001年夏天,她背起行囊,和大三的师兄师姐们一起坐了40多个小时的绿皮火车一路经过重庆到宜昌,又坐船辗转到了小三峡里面一个很偏僻的古镇——大昌古镇。

因为三峡大坝工程的建设,很多村子已经陆续搬迁,不久之后这些村庄就会永远淹没在水底。几乎全国的考古力量都闻讯而来,进行抢救性发掘,学界称之为“三峡大会战”。

周繁文第一次发掘出来的遗迹是明清时期的一段石墙,她非常精细地去测量那上百块石头,执着于把每块石头都画下来。“全部清理出来的时候,我很触动,虽然没有文字,但却仿佛隔着实物也能和古人‘对话’,能看到他们真正经历的年代。”

20年前的实习条件不比现在。她回忆,每到傍晚快天黑的时候,老师就带着学生们和村子里的人一样去河里洗澡,因为怕被冲走,每个人还发了一个编号报数。

对于周繁文而言,那段日子特别难忘和感动。她一直记得,“三峡的水清澈见底,有一个城门的楼梯直通江里,我们洗完就坐在江边,把脚泡在水里聊天,想象着以后和后辈说,我曾经就在这水底下发掘过。”

大学四年,她跟着老师们足足下了五次田野。后来去了北大读硕博,她也总喜欢往外跑。2008年,她被公派到意大利罗马第三大学接受联合培养。一次偶然的机会,一名朋友介绍她到那不勒斯古城参与考古发掘。

这座古城坐落在庞贝古城不远处,毁坏比较严重。她发现,意大利的考古发掘不同于中国的探方发掘法,而是根据遗迹的分布自由发掘,过程往往比较漫长。在后续很多年的交流中,她陆续把中国通过刮面根据土质土色判断遗迹的方法介绍给对方。同时,她也感受到了国外同行把考古当做生活的理念。

“一个学科要留住人,不能单靠情怀,所以现在我们也力所能及给学生提供更好的条件。疫情前我们常常利用寒暑假带学生到国外参加发掘,接受不同体系的田野考古训练。”周繁文说。

如今,从中山大学人类学系毕业的她回到母校的三尺讲台,成为了人类学系副主任。她依然时常带着学生一起去田野里,寻找和拼凑古代历史遗留的碎片,也寻找着一种与城市生活中完全不同的体验。

3“90后”退学复读来“挖土”

“哎呀,这好像是个烧土面!”工地上一声惊呼,学生宁逸风放下手铲,喊来了金志伟,随即开始了一番激动的讨论。这是他实习多天以来第一个发现。

宁逸风是班上的“大龄青年”。今年大三的他23岁,其他同学则是清一色的“00后”。4年前,他还在中国民航大学读空中交通管理专业,他打趣说:“就是学指挥飞机的”。家里人都从事民航业,对他来说,似乎进入这个领域也是顺理成章的事。

然而,他很清楚自己小时候的梦想是当考古学家,“不知为什么,就是对考古遗址心生向往。”在犹豫了1年半以后,他做了一个让全家人惊讶的决定——退学复读,重新高考,最终考上了梦寐以求的中大考古学专业。“我觉得我选对了,考古真的太有意思了!”宁逸风笑着说。

和他一样从理转文的还有班长李宇涵。这个爱说、爱笑的女生从小在辽宁朝阳长大,家门口就有一个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初二那年,她和父母一起去参观,走在遗址的玻璃栈道上,她一眼就瞅见了脚下方的出土人骨。“当时吓了一跳,这也是我对考古学的第一印象,觉得有点可怕,但又很神秘。”

在选大学专业时,原本打算选理工科专业的李宇涵,却一下子被考古专业吸引,在听了考古学家许永杰的一堂课后,她彻底被考古学的魅力征服了。

为了来岩山寨遗址实习,李宇涵做好了“与世隔绝”的准备,备齐了所有东西。结果到了驻地一看,却发现条件其实很好,“有独立卫浴,伙食不错,甚至还能外卖叫到奶茶。”

在工地上,她也自称“运气比较好”。经过20多天反反复复的刮面、刷壁训练,从近现代地层挖到了商代地层,李宇涵负责的探方陆续出土了一层又一层不计其数的陶片。

人类学专业的冯凯琳却有着另一番感受。第一天下田野时,她感觉自己像个“局外人”——短袖、中裤、船袜配帆布鞋,当场就被晒过敏。而其他人全副武装,戴着有巨大帽檐的帽子,几乎只露出一对眼睛。“这种反差引起了我的兴趣,因为我的任务是用人类学的视角来观察他们实习,观察这个古代聚落与现在、未来的连结。”

在金志伟和周繁文看来,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研究中,考古学与人类学有很多合作的可能,而中大恰好就有这种学科优势。“依托平时的课程设置和田野实习,可以让几个学科之间的学生更多交流,在研究一些问题的时候更有机会突破‘天花板’的限制,也会更明确自己想要走的方向。”周繁文期待。

■专家访谈

石峡遗址发现50周年,岭南文明探源考古工作取得哪些重要进展?考古学者李岩接受专访——

重构岭南地区文明起源阶段精彩图景

如果说,距今60万至80万年前的郁南磨刀山遗址揭开关于岭南文化源头的遐想,那么距今5000年前左右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广东一系列重大考古发现,则揭示关于岭南地区文明起源阶段的历史图景。今年是粤北石峡遗址发掘50周年,岭南文明探源考古开拓者之一的著名考古学家朱非素编写的《石峡遗址——1973-1978年考古发掘报告》,曾在首届中国考古学大会上被评为“金鼎奖”。2019-2021年,英德岩山寨遗址考古发掘,填补岭南地区文明起源阶段聚落考古空白。这些重大考古发现,揭示了岭南文明起源阶段哪些重要特征?从新石器时代晚期到夏商周三代,岭南与长江中下游地区有怎样的文化互动过程?近日,南方日报记者专访了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中国考古学会新石器考古专业委员会委员李岩。

▶谈重要意义

岭南地处“重瓣花朵”式华夏文明圈最南边

南方日报:在中华文明起源阶段“多元一体”的格局中,岭南占有怎样的位置?

李岩:著名考古学家苏秉琦先生提出“满天星斗”说及区系类型理论,在中国文明起源阶段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先秦,把中国分成6个文化区,岭南位于“以鄱阳湖——珠江三角洲为中轴的南方地区”,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和社会面貌特征。另一位著名考古学家严文明先生提出“多重花瓣”论,在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中,岭南地处“重瓣花朵”式华夏文明圈的最南边。苏秉琦先生提出,石峡遗址的发现为我们进一步探索岭南地区从原始社会到秦汉以前的社会文化发展,找到了一把重要钥匙。此外,中国考古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大学教授赵辉先生认为,广东史前阶段考古首先要把基础研究做好,包括实物史料的编年和文化谱系的建立;其次要牢记考古学的目标——复原古代社会,用考古学资料重构岭南早期社会文明面貌,这个历史过程就是岭南文化中国化的过程。

▶谈历史图景

史前岭南与岭北文化交流是“双向”的

南方日报:从近年来广东重要考古发现来看,岭南地区进入到1万年前之后,呈现怎样的历史图景?

李岩:从7000年前到1万年前时间阶段,是目前广东考古学遗存编年的缺环时期;7000年前左右的深圳咸头岭遗址,从出土白陶、彩陶看到,岭南地区明显受到西北方向即长江中游地区如湖南史前遗存等影响。五岭南北地区在精神领域以彩陶、白陶为载体的交流开始了,这也意味着岭南地区拉开了成为中华文明南方分布区进程的序幕。

到了距今5000年前至6000年前佛山高明古椰贝丘遗址时期,“风向”变了,出土的陶器中可以明显看到来自马家浜和良渚文化的因素,也就是说,岭南开始受到来自长江下游地区影响。到了5000年前左右的石峡文化,更明显受到长江下游良渚文化的强烈影响。广东的石峡文化与良渚文化保持了发展同步,也有自己的鲜明特征。良渚遗址高等级墓葬的随葬品玉琮、玉钺,大部分是崭新状态随葬的,但石峡文化遗址墓葬发现的玉器,大部分是二次葬时埋下去的,说明为墓主举办二次葬礼的人很可能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

岭南地区距今5000-4700年阶段,具有代表性的遗址是广州从化横岭遗址,出土了几何印纹陶——一种高温烧造拍印几何纹路的陶器,这一发现具有重大意义。大约从6000年前古椰遗址阶段开始,几何印纹陶在广东最早出现,到横岭遗址时期普遍出现,在之后4000多年前良渚文化同时期又开始向北输出,传到江西、浙南、闽北等地。也就是说,在几何印纹陶文化区域中,岭南占据着发端性的地位。岭南与岭北地区构成了文化“双向”互动的过程。

因此,岭南在史前文化阶段孕育了“聚三江、海陆通衢,经三代、岭南出都会”的格局,南岭并非是难以逾越的大山大岭,反而在岭南南北形成了容易交流的文化格局。

▶考古重点

岭南史前原始瓷技术发明具有世界意义

南方日报:岭南史前文明高温印纹陶的发现,为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李岩:一方面,进入西周之后,岭南地区中国化进程在不断深入。西周最核心的礼制波及了岭南地区,其代表就是博罗横岭山先秦墓葬群。横岭山发掘出青铜甬钟、青铜鼎等青铜文物,出现所谓的钟鸣鼎食。另一方面,广东先秦遗址发现的高温印纹陶、原始瓷等陶瓷技术。在粤东地区浮滨文化遗址,潮州和梅州大埔等地,发现了夏商之际的原始瓷,结合史前时期的发现,从温度较高的陶器到原始瓷,广东是各阶段技术比较完备的原始瓷产地。对比而言,长江中下游地区在高温陶器的出现则比岭南晚了一步。因此,岭南史前高温印纹陶和先前时期原始瓷的烧造技术发明,是居于领先的,对于后世陶瓷之路可能具有发端性的重大影响。

因此我认为,夏商周时期中国东南地区几何印纹陶和原始瓷文化区的形成,与中原、长江流域青铜器文化区,以及北方草原青铜文化区等,共同构成了中国青铜时代文化的多样性。

接下来,围绕岩山寨遗址考古发掘,广东考古有几个方向值得重视:第一,完善一万年前以后广东史前考古编年;第二,围绕岩山寨考古发掘,把广东石峡文化的绝对年代表建立起来;第三,寻找夏商时期原始瓷在广东的窑址,尤其对于潮州、梅州大埔等地原始瓷烧制窑址,需要进一步大范围调查、寻找,这对后世世界文明可能产生过重要影响;第四,建议省内高校和研究院所合作,围绕“何以广州”展开考古工作;第五,与香港地区以及东南亚学者展开合作,共同探讨研究水稻南传之路。

南方日报记者李培

■考古贴士

石峡文化

石峡遗址位于韶关市曲江区,于1972年发现。1973年至1978年,考古学家朱非素等带队进行三次发掘,清理墓葬132座。石峡遗址遗存从早到晚可以分四期,其中第二期遗存为石峡文化,距今4000多年,是岭南地区文明起源阶段的重要考古遗存,高等级墓葬出土玉琮、玉钺与良渚文化高度相似;独具特色的陶器又与良渚文化有所差别。

分享:
x 广告
x 广告

Copyright   2015-2022 魔方网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29 59 11 57 8@qq.com